甚麼是存在?為何要存在?如何去存在?
自人類文明出現後,「存在」便是大部分人們所關注的大課題之一。在這數千年間,不少的先哲大賢都對「存在」這問題提出過很多具突破性的見解,構成不同的學派、學說及主義;然而踏入新世紀,雖然資本主義及個人主義的流行使人類覺察自身「存在」的意識有所增強,但卻不是有太多人真正會去認識或思考「存在」這個「真實的東西」——可能正是如此,現代人的心理病和行為病才會變得嚴重。於是,在廿一世紀探討「存在」問題便變得十分重要,又或更進一步地應視為現代人身處現今個人主義及物慾橫飛時代的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現代人探討「存在」,不少會用上文學、電影、繪畫等的手法去表達想法或意圖去尋找答案——而日本「文壇巨匠」村上春樹的名作《挪威的森林》是當中的代表之一。自原著在一九八七年面世後,《挪威的森林》便一直是日本及周邊地區其中一部最暢銷的小說。不過,可能是因為作者文字功力太深厚,又或是小說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太複雜和太形而上,相關的改編電影則要在小說面世後的第二十三個年頭,才由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拍攝完成。
本文將透過分析《挪威的森林》的原著及相關電影,嘗試去探討文章起首提出關於「存在」的三個問題。這裡要注意一點:本文所說之「存在」是指人的存在問題。有關天地一般事物的存在問題,總體來說並不是本文的主題,因此本文將不對此作出討論。
甚麼是存在?
這個問題就如「甚麼是時空?」或「甚麼是真理?」(註:不是「甚麼東西是真理?」)般不好回答。這裡將從《挪威的森林》中蘊含的一些「象徵符號」入手,嘗試去給出探討這問題的一些方向。
孤獨
「孤獨」從來都是《挪威的森林》最希望表達的主題之一。在小說中,那種淡淡但卻使人舒適的孤獨美總在字裡行間不經意地散發出來;而在電影中,導演也刻意地選用了如渡邊站在示威的群眾中卻毫不理會、他和直子在都市中一起毫無目的地行進等情節來試圖表達那種孤獨感(然而不知何故,電影中表現的孤寂總讓人感到造作及不舒服)。
孤獨一向給人的感覺總是比較負面——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孤獨,甚至是懼怕孤獨及逃避孤獨;然而,村上和陳英雄卻毫不含糊地向我們表達孤獨總是無處不在,尤其是在現今社會,我們根本不能去避開孤獨——即便是經常進行社交活動的人也毫不例外(人總不能每天廿四小時中的每分每秒都是在和他人溝通吧?)。因此,若視這種孤獨為消極的東西,實在不妥——這似乎也不是小說或電影裡對於孤獨最終的態度。
其實,孤獨應視為人真正存在於世的一種不能磨滅的特徵。當人對於自我有意識時,便確立了自身身為一個個體而存在於世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孤獨便作為個體的附屬品而變得不能避免。因此,在視之為存在的象徵後,孤獨便成為一種中性甚至是正面的東西——《挪威的森林》中表現出的那種孤獨美,其實便是從存在美——亦即是那種自我存在帶給我們的良好感覺而來。
性愛
「性愛」在《挪威的森林》中據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整個故事中,有不少的篇幅是在描述渡邊和直子、玲子、小綠以及其他一些逢場作興的女子接吻和做愛。在原著中,這些做愛場面不但不色情,更讓人感受到各主角在做愛過程中流露出他們心坎中痛苦、寂寞及互相愛護的一面;然而在電影當中,雖然不少的做愛鏡頭在視覺上拍得頗有美感,如渡邊和直子在遼闊的草地上互相依偎愛撫的大遠景、以及渡邊和玲子在柔和燈光下做愛的特寫等,但實際上卻不太做到原著希望表達眾主角內心世界的意圖。這可歸咎於導演在電影內選材不佳或交代不清——例如渡邊在直子二十歲生日和她做愛,原本直子發出的悲哀高潮聲,因電影沒交代直子家庭背景和木月去尋死的端倪而變得空洞;又或是電影把原著內玲子入住「阿美寮」前的所有背景全部不作描述,導致渡邊和玲子做愛背後的象徵意義不再強烈等(這裡說「象徵意義」,是指兩人為了紀念直子,並且擺脫過去正式成為成人,希望展開新生活而做愛)。
在整個故事裡,眾多主角(尤其是渡邊和直子二人)都希望通過性愛而獲得存在的感覺。有人會說渡邊和這麼多女子做愛,甚至交換伴侶,實在和性濫交無異;但渡邊卻完全不是為了只希望獲取箇中低層次的快感而做愛的(渡邊的學長永澤的女朋友初美甚至完全不相信渡邊會做出交換伴侶的事來)。不論是書中還是電影裡,渡邊在做愛時都會散發出某種程度的憂鬱氣息——這種氣息的出現是因為他本身感覺現實世界很虛偽,不願去隨波逐流,但卻因此找不到自己成長的方向,於是逐漸迷失並且感到自己很不實在。這時候,他便只好去借助一些具實感的東西——人原始的性愛慾望——去使自己過得實在一點。不過,這種實在感使他對自己及世界作更多的反思,也因此使他整個人自然地流露了那種憂鬱的感覺出來。
至於直子,她的性愛史更是充滿著對「存在」的探索。由於家庭背景的關係(她的叔叔和姊姊都是因抑鬱而自殺的),現實世界給予她是一種窒息的感覺,而她也漸漸只能活在和她的戀人木月(或許加上渡邊——木月最好的朋友)相處的美好世界裡。然而,這使她惡性循環地在自己的心的最深處種下對現實世界的恐懼感。由於做愛使人有存在的感覺,但她卻對自己存在於現實世界十分驚恐,因此影響到她和木月不能正常地做愛(或如書中所說,她「濕不起來」)。到木月在十七歲時忽然自殺身亡,美好世界一夜破滅,直子自己從此便長期活在痛苦之中。對她來說,那過去的「美好世界」和使她能通往未來的渡邊是兩塊左右她生命的「磁石」。有一回,那通往未來的磁石好像變強了——那是渡邊在她的家為她慶祝二十歲生日的時候,直子好像終於能透過渡邊去拾回應有的存在感,而成功和渡邊有了自己的「第一次」(直子好像在那一刻感到自己應該要去成長——即使她還是說了「如果人可以永遠在十八和十九歲徘徊,那該多好」的話)——然而,那也是她唯一的一次。自此以後,她的恐懼感還是戰勝了她,使她仍然繼續不能正常做愛。
從以上可見,性愛作為人的一種原始生物慾望(另一說法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而賦予了人存在的感覺。如果由此延伸下去,其他的慾望如吃飯、睡覺等也理應能使人有自我的存在感。透過反思這些「慾望」,或許讓我們對「存在」更能有一具體的概念。
死亡
前面提到,直子被過去的「美好世界」和使她能通往未來的渡邊兩塊「磁石」左右了她的生命。事實上在整個故事裡,那些正在長大成人的人物,大都經歷過自己生命被這樣兩塊類似的磁石所左右著——而那些抵受不了箇中吸扯力的人,便如直子和木月那樣,走上了自殺之路。在這裡,我們可以嘗試利用海德格對死亡的理論,看看那些少年人為何選擇死亡,從而透過死亡去了解以及感受「存在」這個東西。
海德格認為「此在在死亡中達到整全,但也同時喪失了此之在」,因此死亡是一種存在的整體,但也是一種存在的毀滅。因為這樣,他認為「此在的存在總是包含著一種將是的『尚未』」,而這種「尚未」則是「此在本身向來不得不承擔下來的存在可能性」。死亡作為「一種把人生的一切可能變為不可能的可能」,它本身是不能被此在所經歷的,而是要透過他人的死亡來了解。因此,海德格說「每一個此在的本質便是自己的死亡,而每一個此在都是獨立的,這便使得死亡成為了每一個此在獨立的可能性」。
從上述可見,死亡是每個人獨立擁有的一種可能,並且能賦予我們存在一種整體性。因此,當木月和直子被兩塊磁石折磨至極之時,他們感到人生的一切可能都不能使他們感到自己的存在——死亡除外。死亡作為一種恆常伴隨此在的可能,並且獨立屬於自己,又能使自己變得完整,因此能強烈地反映出自身的存在(雖然這也等同於這種存在的毀滅)——這便是促使直子和木子自殺的主因。由此可見,正如小說中的名句一樣,「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死亡離不開存在,而存在也離不開死亡;透過認識死亡,我們便能認識存在,探究存在。
以上三點(孤獨、性愛、死亡)都是探討存在本質的一些方向。究竟甚麼才是真正的「存在」?我們是不是只有像以上一樣,透過從不同的方向去感受存在,領會存在,才能如瞎子摸象般去認識存在?下文的論述或許能向我們對此提供一些啟示。
為何要存在?
這個問題好像已經假定了存在是有意義的,並且在問那意義是甚麼。事實上,當我們去問自己為何要去做某件事情——例如問自己為何要去睡覺時,大多即時浮現腦海的答案都是「因為這是生理需要」,又或是一些有關人體醫學上的運作等一些近乎客觀的事實,然後才會循「睡覺有沒有意義」這方向去追尋答案。這一方面是人思路的正常方向;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樣問一件事情「有沒有意義」好像就是人所強加於那件事情上似的。因此,在思考為何要做一件事情時,或許我們可以從跳出意義上的方向去尋求答案。然而,人們研究哲學,就是希望得出事情的意義所在;不是意義上的研究徹頭徹尾是站不住腳的。因此,以下會把「為何要存在」這問題縮窄範圍,變成了「存在本身有否意義」——而這問題的答案只有兩大方向:有意義和無意義。當有意義時,我們想要了解那種意義是甚麼;而當無意義時,我們也希望能從中建立起人生的出路。
《挪威的森林》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六十年代的日本。這個年代,正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的恢復期,經濟的高速增長為將來日本的高度發達建立了基礎——然而,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把西方文化帶來日本,對當時日本的傳統文化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特別是傳統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一直以來日本人以天皇為依歸的生活態度。在「西潮」所影響下,西方的文化產物如電視節目、音樂、汽車、衣服等在日本隨處可見,也對日本當時的新生代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書中大部分的角色都喜歡西方搖滾音樂——故事的名字更是從當時在各地極受歡迎的甲殼蟲樂隊的同名歌曲而來)。可是,這種傳統和現代文化的激烈對撞,也使得那些青年人感到生命的空虛——《挪威的森林》便是建基於這種空虛感而衍生出來的故事。
一般來說,不論是傳統的西方還是東方,「存在」都是被賦予了意義的。在啟蒙時代之前,西方「存在」的歸向便是宗教。在中世紀,教廷的影響力十分巨大,使得當時的歐洲幾乎人人都是教徒;而他們的日常生活便是由上帝為依歸的道德標準所支配的。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去遵守教義,侍奉上帝;而他們存在的目標,便是死後可以到天堂和上帝一起生活。可以說,他們並不是為了現世而生存,而是為死後而生存的。
至於東方,傳統上則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天命」所受之。這「天命」賦予了人生存的正當性,包括一切的朝代更替等都是天命使然;又有謂「天命靡常,唯德是輔」,這種「正當性」則是人要履行道德上的天職才會有的,否則人便不能再為人,而只能淪為與一般禽獸無異。人存在的意義,就在於他能夠實踐道德,從仁義禮智四端開始,到達至內聖外王,成為真正的君子。而日本在儒家思想東渡後,加上佛教的傳入,從而建立起他們的道德標準,形成了神道教、武士道等——這些都給予日本人生存的意義。
到了現代,自啟蒙時代開始,西方的理性主義開始抬頭,並且使得研究自然科學之風大盛,促使了工業及資本主義的興起。工業革命後,西方人的理性思維和物質生活大大改善,使得他們開始感到不需依附宗教來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尼采開始高呼「上帝已死」,指出了既有的一些道德價值應當消亡,但也同時把人的存在收歸人本身。到了二十世紀,存在主義大大興起,沙特認為的「存在先於本質」論,更是把存在說成是「僅此存在而已」,並沒有在一開始賦予存在任何(包括道德上的)意義;而每人都有各自的自由意志,去決定自身的道德價值及標準。由於存在是這樣地超越本質而沒有甚麼既定意義,因此在自由意志自決下,各人都成為了一自存的個體;而當人自身的力量不足時,便要靠外在的物質及成就去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於是便會很容易感到虛無。這類的存在主義更由於西方的強大而傳到了包括日本等的國家,於是衍生了那些像《挪威的森林》中的青年人——他們對存在感到很迷惘。
總結來說,在整個人類探索「為何要存在」的過程中,人之存在先是有既定(通常都是道德上的)意義,再發展成現代沒有既定意義的境地。在如此讓人感到迷失的時代,我們應該要如何去生存?以下將論述之。
到了現代,自啟蒙時代開始,西方的理性主義開始抬頭,並且使得研究自然科學之風大盛,促使了工業及資本主義的興起。工業革命後,西方人的理性思維和物質生活大大改善,使得他們開始感到不需依附宗教來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尼采開始高呼「上帝已死」,指出了既有的一些道德價值應當消亡,但也同時把人的存在收歸人本身。到了二十世紀,存在主義大大興起,沙特認為的「存在先於本質」論,更是把存在說成是「僅此存在而已」,並沒有在一開始賦予存在任何(包括道德上的)意義;而每人都有各自的自由意志,去決定自身的道德價值及標準。由於存在是這樣地超越本質而沒有甚麼既定意義,因此在自由意志自決下,各人都成為了一自存的個體;而當人自身的力量不足時,便要靠外在的物質及成就去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於是便會很容易感到虛無。這類的存在主義更由於西方的強大而傳到了包括日本等的國家,於是衍生了那些像《挪威的森林》中的青年人——他們對存在感到很迷惘。
總結來說,在整個人類探索「為何要存在」的過程中,人之存在先是有既定(通常都是道德上的)意義,再發展成現代沒有既定意義的境地。在如此讓人感到迷失的時代,我們應該要如何去生存?以下將論述之。
如何去存在?
在《挪威的森林》中,可以看到整個故事充滿著三角關係,包括渡邊——直子——小綠、渡邊——直子——玲子、渡邊——永澤——初美等。這裡看到這些三角關係的特色,便是全都包括了渡邊。在原著中,村上是以渡邊作為第一人稱去講述整個故事的(而電影則用了第三人稱去敘述——也許這是受電影這媒體本身限制的影響吧?)。以「我」的身份去代入故事,可以使讀者更能去理解及感受這一段段的三角關係。
綜觀這些三角關係,可以想像它們為一些倒轉了的等邊三角形——渡邊作為這些三角關係的共同擁有者,他的位置應放在倒轉三角形底部的角上;而關係的另外兩位擁有者則佔有其他兩個在頂部的角。這樣做法,我們可以立刻看到一個清晰的圖像:在三角頂部的兩位其實構成了一種對立的狀態,他們很多時代表了在三角底部的渡邊(亦即是「我」)在成長及存在的問題上可選擇的兩種取向。這裡將以渡邊——直子——小綠這關係來作為重點,去看看我們現今生存在這世界的出路。在本文前半部分中,已經概括地介紹了直子——她作為一個完全不能入世的女子,最後使自己精神出現問題,導致自己走上了自殺的路途。而作為直子的對立面,小綠則是一個十分樂觀開朗並且入世的人。她雖然也非常討厭教條並很多時感到寂寞,但她卻不像直子那般對現實世界感到恐懼,反而會經常去作出一些反叛的行為去表達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對抗寂寞感——例如她會積極地和當時一些學校裡的左傾分子去辯論馬克斯主義,以及她會置她家附近的火警於不顧,而和渡邊在她家的天台接吻,甚至是主動要求渡邊陪她去戲院看色情電影等。小綠的那種生氣盎然,最終成功吸引了渡邊,使渡邊最後愛上了她(據說渡邊其實便是村上春樹自己,而小綠則是根據他的妻子而設計的角色)。
渡邊在自己「如何存在」的道路上,初時是感到寂寞及迷惘的,及後才意識到自己終歸是要生存的,並因此在最後選擇了通往小綠的道路,把自己帶回現實世界,使自己能真正地變為成人。這個過程將在下文詳述之。
「破舊立新」的道德
這裡會先說說「道德」。廣義上,「道德」可分成集體道德和個人道德兩種。集體的道德可解釋成一種社會的道德標準,或稱作是「社會的契約」。這種契約,很多時會展現在法律上,成為人人都要遵守的規則;但更多時會反映在一些民眾的運動之中,例如民主運動、女權運動等等。至於個人道德,則是每個人自身的一道德之自覺。這種自覺可能是建基於集體道德,但更多時卻是建立在各人自身不同的性格和遭遇上的。因此,各人的道德自覺心會有不同,也是每個人各自擁有的珍貴資產。在古代傳統社會中,集體道德的來源很多時都是從一些凡人不能逾越的力量而來,包括上帝、天等等。而這些集體道德便是凡人個人道德的依歸,每個人都能「很輕鬆地」把這些集體道德內化成自己的個人道德,從而不難得出他們所認為存在的意義。但到了現代,在理性的驅使下,開始有人去質疑及批判這些集體道德——西方如尼采便批判了以往基督教的集體道德為一種「道德的偽造」,通過「非道德性」的手段強行統治著人們;而東方則有新文化運動,對以往的禮教道德進行批判,甚至是出現了諸如「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這當然是過激的了)。
在「破」了這些以往的集體道德後,自然需要去建構新的集體道德——而在這新世代,民眾及傳媒便是當中建構道德最主要的力量。然而我們應可以發現,很多時這些所謂「集體道德」,雖然保留了那些一向存在的普世價值觀,但更多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是得到某種利益而產生出來的;而在產生的過程之後,又往往因要強行把那些道德加注於個人之中而變得過分形式化。在這個時候,個人由於存在的需要,於是便只好接受把這些集體道德內化成自身道德之自覺;但又因為這種自覺實質是完全受外來環境所操控的,因此又可說這是「虛假的自覺」,又或是一「個人道德的喪失」。人之所謂「存在」,便變成只能依附群眾才能擁有的了。
那麼,察覺以上所述「個人道德的喪失」,在現今世代生活,我們又應該如何自處呢?
從虛假的存在到真實的虛無
在《挪威的森林》中有這樣的一幕:渡邊上的某一節課需要點名以計算出席率,但當教授唱到渡邊的名字時,渡邊即使聽見,卻刻意選擇不作回應(這更吸引了小綠注意渡邊並在後來主動接觸他)。這古怪的一幕或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其實可理解成渡邊希望做到的一種自身和其他群眾的割離(當時在大學裡,學生運動正在如火如荼當中;但渡邊卻深感那些參與學生運動人士的虛偽,因而十分厭惡並希望不會和他們扯上半點關係)。
這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如果我們要重拾那真正的道德自覺和存在意義,第一步要做的,便是要把自己和控制著我們的群眾切割開來。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切割」,並不是指真要做出那些如渡邊般的形式上的行為(即使那是渡邊內心驅使他自己去做出那種行徑),而是指要自己有和群眾割斷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後,我們才能擺脫那「集體道德意志」的控制,「贖回」那「道德的自覺權」。
然而,這裡會有一個問題出現:走到這階段的人,會非常容易地感到迷惘。這是因為掌握了那「道德的自覺權」後,人便會開始嘗試去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一套道德——但這往往是作為人的一個極艱巨的任務(因此,也可以說自由其實是對人的一種詛咒)。這樣繼續下去的話,最終的結果是使得自己到達了虛無的境地——或更進一步的,是使自己接受一種除了虛無外完全不相信任何價值觀的價值觀,亦即所謂的「虛無主義」。不過,如果真的變成了一虛無主義者,那麼人生必然是痛苦的——那是因為人一但沒有了任何的道德價值或生存的意義去支持自己,那麼人存在於世必然只會如行屍走肉一樣,變得比沒有和群眾切割開來更為不堪和墮落(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為何要存在?」的部分中提及的「存在主義」,當中說「存在」本身沒有既定意義,並不是指「存在」不需要意義——而是在「存在先於本質」的前提下,我們才把意義賦予那「本質」之中)。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尋找真正的道德和存在意義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種解放自己的意識和一種接近虛無的取向;但我們亦需要提防自己真的到達了完全虛無的境地(故事中,渡邊是有這種提防意識的;但直子卻真的達到那虛無世界,最後泥足深陷,走上了那自殺的路)。如果我們要繼續走下去,那麼我們的出路何在?以下將繼續論述之。
本真的重視
這裡說對「本真」的重視,是指對我們自身生命的重視,包括從出生到死亡的,而及從肉體到精神上的。透過重視本真,我們不但能夠擺脫虛無,更加再也不用依靠外在的力量,而是能夠從人本身去發掘出道德和存在的意義。尼采曾指出,生命的本身其實是一強力的意志。從生命發掘出來的道德是一種最強而有力的道德,也是一種最自然的道德。所謂道德中的「善」,即為代表生命力強大的表徵和行為;而所謂的「惡」,則是一種生命力衰敗的現象。透過追求那生命中的「善」,我們即能得到最真實、最豐盛的存在的意義,使我們能很好地立足之世間之中。
那麼,具體來說,我們要怎樣做才算是對本真的重視呢?以下將提供兩個方向。
我們可以試著為自己的人生定下方向。這看來老生常談,但卻是達致重視本真最直接了當的方法。當我們設定了人生的目標並試圖去完成它的時候,其實正正表現出生命最強而有力的一面。即使是不能完成,也是一種挑戰命運的行徑。我們把挑戰命運之中的善和信念置於自身的命限之上,這即為對本真的重視;再把它們內化成自己的道德價值,人的存在便立刻變得有意義了。我們可以不再逃避自身的死亡。海德格曾指出「本真其實是向死存在的」。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忘記了「此在的本質便是死亡」,那麼實際上我們並不是真正地活著,亦即是在逃避著現實。當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正視著死亡時,我們才能夠在恐懼中真正意識到自己存在著,並且尋回自己的本真。
從上述可以看到,當我們在重建自己道德自覺的時候,尋找自己的本真是十分重要的——這可作為西方哲學對人類偉大貢獻之一。有趣的是,在傳統東方的哲學裡,也有和尋找本真很類似的看法,以下將析述之。
心學
在傳統的中國哲學中,儒家思想一直佔有主要地位。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便成為了中國的主流價值觀;而到了宋明之時,更發展成為理學。這個理學,具體來說又可分成兩派:一是以朱熹和程顥、程頤兄弟為首的「程朱理學」。這種理學以所謂「格物」為主,更成為了元朝以後中國科舉考試指定考核內容。另一派則是以陸九淵及王陽明為首,由陸九淵提出了「明心見性」,再以王陽明集其大成,發展出「心學」。在這裡,我們將會把重點放在這「心學」上,看看如何能從中找到那生存的意義。由於王陽明本人發展出心學的歷程和之前所說尋回道德自覺的整個過程在某程度上有很相似的地方,因此這裡先略作說明之。陽明最初本是認同朱熹的「格物說」,認為人應要通過推究對外事物的道理,才能夠認識真理,建立起自己的道德。然而,當他真的嘗試去格物(這裡他的對象是竹)時,他格了七天七夜仍是格不出個所以來,還因此病倒了。自此以後,他便對格物的整套理學感到非常懷疑,並且希望能夠為自己的思想體系謀求出路。後來,他因事被當時的皇帝明武宗給貶到貴州龍場。從當地的生活環境以及之前所經歷朝廷的黑暗所啟發下,他開始有了對從人心出發去找尋萬物根本的看法,稱為「龍場悟道」。自此以後,他便積極建立和對外求真求本的「格物說」截然不同的,提倡從心出發求最高真理的「心學」,並對後世影響深遠。
王陽明在「悟道」前格物格不出個所以來,這有點像之前所說對外尋不著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套道德,使自己感到虛無。而這裡說的「本心」,更是和之前說的「本真」非常相似。所謂「本心」,可理解成一種人的「知覺」。這種「知覺」不僅是指經驗意識,更重要的是指那能「視聽言動」的「性」。這裡說「性」,其實是指人的內在道德機能,也是道德的根源。因此,「本心」即為人道德的本體,是一切價值之來源,也就是「天理」,即所謂的「心即理」。透過發掘本心,我們便能揭示真理,並能尋回那本屬個人的道德。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發掘「本心」呢?王陽明認為這「本心」是人天生便有的,亦即是人本來便是在道德的本體中——因此我們無需要像「格物窮理」般刻意去「窮」那本心,而只是有把尋理之途回歸本心的意識便行了。至於具體如何實踐,王陽明則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他認為道德的認知和道德的實踐其實是等價的。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們真能尋回本心,那麼我們做的每件事和每種行為,實質上便是道德的本身,亦即是「良知」的表現。因此,我們初時可以在做每一件事情前先問問自己的「良知」;久而久之,我們便可以做到直接了當地實踐道德了——而這也能讓我們真正地活出存在的意義來。
從上述可以看到,重視本真或發掘本心都是很好地讓我們走出虛無的方法。這裡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如果我們要靠從外面去尋求道德或是要去格物窮理,那麼成功與否實在是取決於人本身的能力和智慧——而這是因人而異的,因此意味著並不是人人能夠真正地尋找到自己的道德,因此不是人人都能活得出意義來。然而,本真或本心卻是人人都有的,這意味著去尋求道德和真理不再是只屬於某部分人的專利,而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關鍵只在於人是否有勇氣去踏出第一步。說回《挪威的森林》。在故事的最後,渡邊決定在長時間的虛惘後跟小綠在一起,踏出那入世的第一步。然而,當小綠在電話中問他「你在哪裡?」時,渡邊卻不知道如何回答。在這紛亂的外在世界中,要知道自己真正處身的位置確實很難。不過,當我們能捉緊自己的本真,以及依靠著自己的本心去生存時,那麼即使我們在表面上迷失了,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失去生存的依據。渡邊在哪裡?渡邊就在他自己的心中。
這裡會先說說「道德」。廣義上,「道德」可分成集體道德和個人道德兩種。集體的道德可解釋成一種社會的道德標準,或稱作是「社會的契約」。這種契約,很多時會展現在法律上,成為人人都要遵守的規則;但更多時會反映在一些民眾的運動之中,例如民主運動、女權運動等等。至於個人道德,則是每個人自身的一道德之自覺。這種自覺可能是建基於集體道德,但更多時卻是建立在各人自身不同的性格和遭遇上的。因此,各人的道德自覺心會有不同,也是每個人各自擁有的珍貴資產。在古代傳統社會中,集體道德的來源很多時都是從一些凡人不能逾越的力量而來,包括上帝、天等等。而這些集體道德便是凡人個人道德的依歸,每個人都能「很輕鬆地」把這些集體道德內化成自己的個人道德,從而不難得出他們所認為存在的意義。但到了現代,在理性的驅使下,開始有人去質疑及批判這些集體道德——西方如尼采便批判了以往基督教的集體道德為一種「道德的偽造」,通過「非道德性」的手段強行統治著人們;而東方則有新文化運動,對以往的禮教道德進行批判,甚至是出現了諸如「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這當然是過激的了)。
在「破」了這些以往的集體道德後,自然需要去建構新的集體道德——而在這新世代,民眾及傳媒便是當中建構道德最主要的力量。然而我們應可以發現,很多時這些所謂「集體道德」,雖然保留了那些一向存在的普世價值觀,但更多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是得到某種利益而產生出來的;而在產生的過程之後,又往往因要強行把那些道德加注於個人之中而變得過分形式化。在這個時候,個人由於存在的需要,於是便只好接受把這些集體道德內化成自身道德之自覺;但又因為這種自覺實質是完全受外來環境所操控的,因此又可說這是「虛假的自覺」,又或是一「個人道德的喪失」。人之所謂「存在」,便變成只能依附群眾才能擁有的了。
那麼,察覺以上所述「個人道德的喪失」,在現今世代生活,我們又應該如何自處呢?
從虛假的存在到真實的虛無
在《挪威的森林》中有這樣的一幕:渡邊上的某一節課需要點名以計算出席率,但當教授唱到渡邊的名字時,渡邊即使聽見,卻刻意選擇不作回應(這更吸引了小綠注意渡邊並在後來主動接觸他)。這古怪的一幕或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其實可理解成渡邊希望做到的一種自身和其他群眾的割離(當時在大學裡,學生運動正在如火如荼當中;但渡邊卻深感那些參與學生運動人士的虛偽,因而十分厭惡並希望不會和他們扯上半點關係)。
這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如果我們要重拾那真正的道德自覺和存在意義,第一步要做的,便是要把自己和控制著我們的群眾切割開來。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切割」,並不是指真要做出那些如渡邊般的形式上的行為(即使那是渡邊內心驅使他自己去做出那種行徑),而是指要自己有和群眾割斷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後,我們才能擺脫那「集體道德意志」的控制,「贖回」那「道德的自覺權」。
然而,這裡會有一個問題出現:走到這階段的人,會非常容易地感到迷惘。這是因為掌握了那「道德的自覺權」後,人便會開始嘗試去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一套道德——但這往往是作為人的一個極艱巨的任務(因此,也可以說自由其實是對人的一種詛咒)。這樣繼續下去的話,最終的結果是使得自己到達了虛無的境地——或更進一步的,是使自己接受一種除了虛無外完全不相信任何價值觀的價值觀,亦即所謂的「虛無主義」。不過,如果真的變成了一虛無主義者,那麼人生必然是痛苦的——那是因為人一但沒有了任何的道德價值或生存的意義去支持自己,那麼人存在於世必然只會如行屍走肉一樣,變得比沒有和群眾切割開來更為不堪和墮落(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為何要存在?」的部分中提及的「存在主義」,當中說「存在」本身沒有既定意義,並不是指「存在」不需要意義——而是在「存在先於本質」的前提下,我們才把意義賦予那「本質」之中)。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尋找真正的道德和存在意義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種解放自己的意識和一種接近虛無的取向;但我們亦需要提防自己真的到達了完全虛無的境地(故事中,渡邊是有這種提防意識的;但直子卻真的達到那虛無世界,最後泥足深陷,走上了那自殺的路)。如果我們要繼續走下去,那麼我們的出路何在?以下將繼續論述之。
本真的重視
這裡說對「本真」的重視,是指對我們自身生命的重視,包括從出生到死亡的,而及從肉體到精神上的。透過重視本真,我們不但能夠擺脫虛無,更加再也不用依靠外在的力量,而是能夠從人本身去發掘出道德和存在的意義。尼采曾指出,生命的本身其實是一強力的意志。從生命發掘出來的道德是一種最強而有力的道德,也是一種最自然的道德。所謂道德中的「善」,即為代表生命力強大的表徵和行為;而所謂的「惡」,則是一種生命力衰敗的現象。透過追求那生命中的「善」,我們即能得到最真實、最豐盛的存在的意義,使我們能很好地立足之世間之中。
那麼,具體來說,我們要怎樣做才算是對本真的重視呢?以下將提供兩個方向。
我們可以試著為自己的人生定下方向。這看來老生常談,但卻是達致重視本真最直接了當的方法。當我們設定了人生的目標並試圖去完成它的時候,其實正正表現出生命最強而有力的一面。即使是不能完成,也是一種挑戰命運的行徑。我們把挑戰命運之中的善和信念置於自身的命限之上,這即為對本真的重視;再把它們內化成自己的道德價值,人的存在便立刻變得有意義了。我們可以不再逃避自身的死亡。海德格曾指出「本真其實是向死存在的」。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忘記了「此在的本質便是死亡」,那麼實際上我們並不是真正地活著,亦即是在逃避著現實。當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正視著死亡時,我們才能夠在恐懼中真正意識到自己存在著,並且尋回自己的本真。
從上述可以看到,當我們在重建自己道德自覺的時候,尋找自己的本真是十分重要的——這可作為西方哲學對人類偉大貢獻之一。有趣的是,在傳統東方的哲學裡,也有和尋找本真很類似的看法,以下將析述之。
心學
在傳統的中國哲學中,儒家思想一直佔有主要地位。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便成為了中國的主流價值觀;而到了宋明之時,更發展成為理學。這個理學,具體來說又可分成兩派:一是以朱熹和程顥、程頤兄弟為首的「程朱理學」。這種理學以所謂「格物」為主,更成為了元朝以後中國科舉考試指定考核內容。另一派則是以陸九淵及王陽明為首,由陸九淵提出了「明心見性」,再以王陽明集其大成,發展出「心學」。在這裡,我們將會把重點放在這「心學」上,看看如何能從中找到那生存的意義。由於王陽明本人發展出心學的歷程和之前所說尋回道德自覺的整個過程在某程度上有很相似的地方,因此這裡先略作說明之。陽明最初本是認同朱熹的「格物說」,認為人應要通過推究對外事物的道理,才能夠認識真理,建立起自己的道德。然而,當他真的嘗試去格物(這裡他的對象是竹)時,他格了七天七夜仍是格不出個所以來,還因此病倒了。自此以後,他便對格物的整套理學感到非常懷疑,並且希望能夠為自己的思想體系謀求出路。後來,他因事被當時的皇帝明武宗給貶到貴州龍場。從當地的生活環境以及之前所經歷朝廷的黑暗所啟發下,他開始有了對從人心出發去找尋萬物根本的看法,稱為「龍場悟道」。自此以後,他便積極建立和對外求真求本的「格物說」截然不同的,提倡從心出發求最高真理的「心學」,並對後世影響深遠。
王陽明在「悟道」前格物格不出個所以來,這有點像之前所說對外尋不著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套道德,使自己感到虛無。而這裡說的「本心」,更是和之前說的「本真」非常相似。所謂「本心」,可理解成一種人的「知覺」。這種「知覺」不僅是指經驗意識,更重要的是指那能「視聽言動」的「性」。這裡說「性」,其實是指人的內在道德機能,也是道德的根源。因此,「本心」即為人道德的本體,是一切價值之來源,也就是「天理」,即所謂的「心即理」。透過發掘本心,我們便能揭示真理,並能尋回那本屬個人的道德。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發掘「本心」呢?王陽明認為這「本心」是人天生便有的,亦即是人本來便是在道德的本體中——因此我們無需要像「格物窮理」般刻意去「窮」那本心,而只是有把尋理之途回歸本心的意識便行了。至於具體如何實踐,王陽明則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他認為道德的認知和道德的實踐其實是等價的。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們真能尋回本心,那麼我們做的每件事和每種行為,實質上便是道德的本身,亦即是「良知」的表現。因此,我們初時可以在做每一件事情前先問問自己的「良知」;久而久之,我們便可以做到直接了當地實踐道德了——而這也能讓我們真正地活出存在的意義來。
從上述可以看到,重視本真或發掘本心都是很好地讓我們走出虛無的方法。這裡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如果我們要靠從外面去尋求道德或是要去格物窮理,那麼成功與否實在是取決於人本身的能力和智慧——而這是因人而異的,因此意味著並不是人人能夠真正地尋找到自己的道德,因此不是人人都能活得出意義來。然而,本真或本心卻是人人都有的,這意味著去尋求道德和真理不再是只屬於某部分人的專利,而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關鍵只在於人是否有勇氣去踏出第一步。說回《挪威的森林》。在故事的最後,渡邊決定在長時間的虛惘後跟小綠在一起,踏出那入世的第一步。然而,當小綠在電話中問他「你在哪裡?」時,渡邊卻不知道如何回答。在這紛亂的外在世界中,要知道自己真正處身的位置確實很難。不過,當我們能捉緊自己的本真,以及依靠著自己的本心去生存時,那麼即使我們在表面上迷失了,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失去生存的依據。渡邊在哪裡?渡邊就在他自己的心中。
結語
在本文中,我們從「甚麼是存在」到「如何去存在」,利用了《挪威的森林》的故事來探討了「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我們先從「甚麼是存在」開始,嘗試從孤獨、性愛及死亡三方面去認識及感受存在的本質;然後是「為何要存在」,得出了存在從有意義到沒有既定意義的發展過程;最後是「如何去存在」,述說了那從虛假的道德跳出來到趨向虛無的過程,並從重視本真和發掘本心去擺脫虛無,重新去建構一種真實和靈活的道德出來。
當我們經歷了這入世——出世——入世的過程後,我們即使有本心把持,但人的肉身終歸力量有限,因此很多時我們在現世存在仍有很多軟弱的時刻。這時候,我們或許需要一些外來的力量來協助我們渡過難關,例如宗教力量,民眾力量等。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必定不能被它們所無自主地控制,而是要由我們自己去控制他們——宗教力量是要活的宗教力量,民眾力量是要活的民眾力量。我們要把這些力量,透過本心的過濾,從而內化成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道德力量——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存在。
在本文中,我們從「甚麼是存在」到「如何去存在」,利用了《挪威的森林》的故事來探討了「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我們先從「甚麼是存在」開始,嘗試從孤獨、性愛及死亡三方面去認識及感受存在的本質;然後是「為何要存在」,得出了存在從有意義到沒有既定意義的發展過程;最後是「如何去存在」,述說了那從虛假的道德跳出來到趨向虛無的過程,並從重視本真和發掘本心去擺脫虛無,重新去建構一種真實和靈活的道德出來。
當我們經歷了這入世——出世——入世的過程後,我們即使有本心把持,但人的肉身終歸力量有限,因此很多時我們在現世存在仍有很多軟弱的時刻。這時候,我們或許需要一些外來的力量來協助我們渡過難關,例如宗教力量,民眾力量等。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必定不能被它們所無自主地控制,而是要由我們自己去控制他們——宗教力量是要活的宗教力量,民眾力量是要活的民眾力量。我們要把這些力量,透過本心的過濾,從而內化成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道德力量——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