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父子(一)



爸:


一切安好,不用惦念。



家明


陳伯坐在書桌前,兩隻滿佈老人斑的手,緊緊地扶著那異常潔淨的信紙。昏柔的燈光下,他的雙眼透過那厚厚的老花鏡片,正在全神貫注地盯著上面的那一行字。


一切安好,不用惦念。


這應該是最容易理解不過的八個字——但同時也是最難明白的八個字,陳伯心想。儘管如此,他還是繼續緊盯著、思索著信紙上這一個簡短句子,彷彿要用盡自己的所有氣力,參透參透甚麼武林秘笈中的八字真言似的。


深秋裡普通的一個晚上。陳伯的房間內一燈如豆,周遭寧靜得落針可聞——僅餘的聲音,只有房間內老人那急促柔弱的呼吸氣息,以及偶爾數下的咳嗽聲。把它們混合後,就是一支節奏急快但旋律怪異的曲子。在寧靜的背景下播起這曲子來,聲浪好像被放大了數倍似的,使得原來耳朵有點不靈光的老人,也無可免地聽著「音樂」——這個為歲月流逝所迫而譜成的音樂。


半晌,一陣晚風從書桌旁的紗窗吹進來,撩起了那素白色的窗簾。那風好像愈吹愈厲害,讓那窗簾胡亂起舞,窗框則是隆隆隆地不停吵鬧著。望著信紙給風吹得顫動不已,陳伯深恐兒子寫的字也會給風不經意地吹走了,於是他只好放下了信紙,站起來,把窗關上。窗簾此時也就回歸平靜,但陳伯的心緒卻更不安寧。


他倚在窗邊,看著窗外的深夜街景。那街景著實也沒甚麼好看,從十多樓高俯望下來,就是人少車少,一片蕭瑟的景象。那些位於車道兩旁的街燈就像被人遺忘了般,在這寒意漸盛的深秋時節,只能各自默默地散發著沒人理會的淡黃光芒。透過玻璃窗,陳伯驀地發現,自己老邁的面容是多麼深刻地嵌在外面的黑暗氛圍之中——沒甚血色的兩頰,正在苦苦支撐極為憔悴的雙眼;而面上縱橫交錯的坑紋,是他那些幾已全白的鬢毛鬚髮,無情地用盡一輩子的氣力所沖擦出來的。

狠毒,陳伯心想。


又過了半晌,陳伯坐回書桌前,對著那信紙繼續發愣了一會。然後他輕歎一聲,把信紙小心翼翼地摺好放回信封中,再拉開桌旁的抽屜,把那最新的信放在裡邊一疊理得整齊的信上。


亳無聲息地,陳伯心中忽然來了一種狠勁——不知為何,這種狠勁像認得路似的,走了以後,隔著一段時間,總又能悄悄地回到他那孤獨的心中——而且陳伯自己也發現,最近這幾年它回來的次數是愈來愈多了。他把整疊信取出,放到書桌上,他要小心地、仔細地、認真地,像那些做校對的,把每封兒子寫給自己的信再看真一點兒。這種看信的功夫,陳伯是做慣了的,早些年兒子寄來的信,他也不知翻看過多少遍了——而現在他早已屆耄耋之年,記性也開始愈來愈差,但他始終能把那些信的內容記得一清二楚——又或是根本沒有多少內容去記吧,因此不難去記得它們,陳伯心想。然而,他還是再次一封一封地拆開去看——他是抱著一種萬一、一種希冀的心態去看信的。


一開始,家明還會在信中簡略寫自己和妻兒的近況——雖然也就只是那寥寥數句而已。然而很快地,信的數量少了,字數也少了——最初是半個月的一次來信,很快便變成一個月一次的、三個月一次的……到了近五、六個年頭是半年一次的來信了。篇幅也從最初的超過一百字,減少至最近數年的「一切安好,不用惦念」。有時陳伯還會懷疑,家明是不是買了一台影印機,跟著弄了個甚麼程式,把那「一切安好,不用惦念」每半年一次地翻印著,然後又自動地把信寄給自己……不過陳伯一次又一次仔細地檢視著那些信,知道它們還是家明親筆寫的——這,總算讓陳伯在他那無盡的惆悵之中,尋回一點點兒的安慰。


(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